灭虢取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例子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
基础信息
拼音miè guó qǔ yú
注音ㄇ一ㄝˋ ㄍㄨㄛˊ ㄑㄨˇ ㄩˊ
繁体滅虢取虞
感情灭虢取虞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假道灭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足履实地(意思解释)
- 滥用职权(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 指手画脚(意思解释)
※ 灭虢取虞的意思解释、灭虢取虞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抗尘走俗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
连抵其隙 |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
黑眉乌嘴 |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形容淘气、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