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公忘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例子宋·司马光《上体要疏》:“陛下苟能精选晓知钱谷、忧公忘私之人,以为三司使、副判官、诸路转运使,各使久于其任……何患财利之不丰哉!”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ōng wàng sī
注音一ㄡ ㄍㄨㄥ ㄨㄤˋ ㄙ
繁体憂公忘私
感情忧公忘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大公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声东击西(意思解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空空荡荡(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忧公忘私的意思解释、忧公忘私是什么意思由查汉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门心思 | 一心一意。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