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óu yù bù jué
注音一ㄡˊ ㄩˋ ㄅㄨˋ ㄐㄩㄝˊ
成语解释
犹豫不决
繁体猶豫不決
⒈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⒈ 迟疑不定,无法拿定主意。也作「犹豫未决」。
引《晋书·卷五七·赵诱传》:「隆犹豫不决,遂为其下所害。」
《红楼梦·第二四回》:「只是还怕他一时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的要起来,便怎处?心内犹豫不决。」
近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优柔寡断
反当机立断
1., 在这变化莫测气急败坏的一天里,两位原本犹豫不决的参议员,不再骑墙观望。
2.小明有个习惯,犹豫不决时便会自言自语。
3.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4.然而,兵临城下,大概性命比皇位还要重要,因此,在寇准再次劝真宗北渡时,他还是犹豫不决。
5.遇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来。
6.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何去何存犹豫不决。
7.犹豫不决时,即应停止行动,这正表示行情尚未明朗。
8.现在我对于他弟弟既不要答应,也不要公然拒绝,暂时可以采取犹豫不决的态度。
9.我一直徘徊在办公室门口,犹豫不决。
10.大胆果断的人往往能抢得先机,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则容易被社会淘汰。